米思岛米思岛米思岛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精选文案 > 评论观点

今年为什么这么多各种“超”足球赛?

评论观点 加入收藏夹

  今年全国各地的足球赛各种“超”,遍地开花,很多人都把中国足球搞不好怪罪到足协头上,都在欢庆足协要被架空了,觉得这下子权力下放,让地方政府搞足球,中国足球就大有希望了。

  很多人都忘记了,九十年代的甲A联赛曾经也很有市场,其火爆程度远超今天各种“超”,比赛门票严重供不应求,催生了大量黄牛,自然也刺激了很多文旅消费。那时候,我在工厂里的同事们每天都在热烈讨论甲A的每周战况和排名变化,尽管都没几个人踢过球。

  很多人都忘记了,对于地方政府领导来说,经济发展作为所有考核目标之中的重中之重,仍然是地方政府最优先的目标。这两年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山大,于是各显神通想要鼓励消费搞活经济,烧烤、动漫、电子竞技、足球赛、演唱会、避暑、避寒、各种节……噱头真的不要太多,央视广告都快要被各地政府的文旅广告包圆了。

  所以,你们还认为地方政府搞省超的主要目的是要把足球水平搞上去,来证明足协不如自己会搞足球吗?说中国足协腐败所以才搞不好足球,那么,地方政府的腐败就少了?而且,足协腐败并不见得能阻挡足球水平提高,国际上腐败的足协可就多了去了,南美那些足球强国的足协不腐败吗?国际足联不腐败吗?

  足球作为最有魅力的运动,从来都不缺观众和市场,天然适合刺激文旅消费。

  足球水平低的地方,往往缺的是踢球的孩子,孩子们没有条件经常踢球,也许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免费场地,也许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踢球时间。

  真想足球水平搞上去,不是把足协拉来当替罪羊,然后换其他单位来搞就完了,首先得让更多孩子有免费场地踢球,还要有足够时间踢球。

  只有经常踢球的孩子多了,各级联赛选材才有厚实基础。不然总是那点人踢来踢去,市场再火,整体水平也上不去。或者,孩提时代很少踢,成年后再多人业余时间到处去付费场地每周踢,整体水平还是上不去。

  我们这里江边有个体育公园,原本足球场是免费的,去年铁丝网围起来改成收费的了,旁边那块宣布所有场地免费的大牌子仍然骄傲的屹立在那里,默默见证着时代的变迁。

  最后需要澄清一下,我并不是说发展足球水平比发展经济更重要,实际上,我的个人观点是相反的:一个国家足球水平再差,也没多大点事,但要是经济差,那就可能会严重影响国民福祉了。

  我写这篇内容,主要是想指出今年各种“超”的发展更多是个拉动消费的经济手段,提醒大家不要对中国足球腾飞抱有过多幻想。

  不过呢,无论是从国际上的世界杯、欧洲杯、欧冠联赛,还是从国内的甲A、省超,都可以窥见,国民对足球的兴趣其实是相当浓厚的。可惜的是,绝大多数国民从小就只有观看的条件,没有经常亲自下场去玩的条件,尤其是今天的孩子,学校里就算有足球场,整天也看不到有几个孩子有时间去玩——或许,这也算是大家被剥夺的一项小小福祉吧。

作者:胡要归  

tags:评论